昨天和明天、历史和未来,
在这里相逢。
走进时光深处,
千年前岭南人的
文明创造、勤劳智慧,
穿越时空、惊艳来者。
临海,
情侣路和海虹路交会处,
坐落着珠海博物馆。
浩瀚南海碧波荡漾,
高大挺拔的椰树摇曳,
为博物馆罩上一层
光影绰约的外衣。
作为城市风貌、城市精神的缩影,博物馆收藏着历史文明、智慧薪火、血脉印记、人文传承。
走进珠海博物馆,便被展厅高级、沉浸式的文化氛围所吸引,展柜中的水晶玦在暖黄灯光的照耀下走过千年风云。古代与现代、沧桑与时尚、醒目与低调、庄严与亲和,在人们的眼中碰撞却又融合。
宝镜湾遗址出土的质朴石网坠与精美水晶玦,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珠海先民的遗物;
▲宝镜湾遗址出土的玉石玦、石网坠、穿孔坠
外伶仃岛采集的汉代“朱师所治”陶片,印证了珠海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地理意义;
▲陶片上纵刻“朱师所治”四个大字 。
宋元大海战时使用的铁器,承载着厚重历史;
▲珠海十字门一带出土的宋代铁投枪。
容闳《西学东渐记》、唐廷枢《英语集全》原版等藏品,不仅是实物史料,更承载了近代中国在变革中的思想碰撞与文化融合。
在这里,还能近距离欣赏香港海事博物馆授权展出的青绿山海画卷《靖海全图》,一笔一画细致入微,画面内容从海防定策到追捕重洋,再到双溪献馘、奏凯还师,这一系列过程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出来,组成的巨幅画卷可以和历史文献记载相对应,内涵丰富、叹为观止……
▲《靖海全图》复制品。
博物馆中,宝镜湾岩画被完整复刻,它与江苏的连云港、福建的华安仙字潭、台湾的高雄万山和香港的东龙洲等地岩画形成一个系统的风格,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这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古老岩画,在多年后进入数据库,成为受保护的珍贵文化遗产。
▲宝镜湾岩画。
人们在此触摸到时光的纹路,邂逅的不仅是过往的吉光片羽,更是珠海的精神原乡。
馆内珠海历史展区分为“珠海通史”“海洋纪事”两大主题。“珠海通史”通过大型环场年表,从公元前4450年起,以编年体方式呈现珠海这座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脉络。“海洋纪事”通过岛民遗风、海战风云、海贸要道等十大重要历史故事,讲述了珠海与海洋唇齿相依,在风浪中搏击成长的壮丽故事。
珠海传统艺文民俗文化展区包含“古今珠海人”“传承在民间”两大主题。“传承在民间”主题展示珠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数百年历史的斗门水上婚嫁、装泥鱼、三灶鹤舞及一指禅推拿等。“古今珠海人”通过展示南迁移民潮、盐场灶户、地方乡绅家族、新珠海人以及异乡珠海人等内容,铸就了属于珠海人的成长“档案”。
这几年,珠海博物馆走得更快了些,时时“上新”,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与自贡恐龙博物馆联合举办《“进击”的恐龙——延续亿年的生存之道》主题特展、与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永远的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与含山博物馆联合举办《玉耀长河——凌家滩文化展》……
这几年,珠海博物馆走得更深了些,用心营造“一眼千年”的沉浸式、互动式体验,让人们在参观、学习、领略文物的同时,零距离感受穿越时空的文明温度,让历史文化成为珠海人耳熟能详、触手可得的精神标识。
未来,我们也希望它能走得更远些,辐射海外、触达世界,让来自不同文化语境的人同频共振,感受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穿越数千年,珠海故事在陶罐纹刻中、阵阵海风中、壁画斑斓中徐徐讲述……珠海新故事,又将留给后人怎样的记忆,我们静静期待……
来源:珠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