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大万山岛的天后宫位于广东省珠海市万山群岛东南面,建于1822年,距今有192多年历史,历来是当地渔民朝拜的圣地。天后宫供奉天后娘娘,庙宇完整,面阔三间,二进,占地面积628平方米,建筑面积290平方米,框架结构,砖墙琉璃瓦顶,内附有“重修天后宫古庙芳名”碑一方,为清代所立,端州石质,阴刻楷书,侧面记述了晚清万山渔港的地理环境、渔业生产与贸易。宫内供奉着天后娘娘、观音老姆、冼大夫人、马大元帅、雷皇公、罗周、冯三姓大人、十八罗汉、宫娥仙娘、金童玉女、土地伯公等神像。建宫以来,深受广东沿海及东南亚一带渔民的崇拜,香火一直非常鼎盛。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的妈祖诞辰,大万山岛天后宫都会举办盛大的持续三天三夜的祭祀庆祝活动。
大万山天后宫是万山群岛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纪念妈祖的庙宇。
地理分布
大万山天后宫在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万山镇管辖的大万山岛西端。大万山岛地处珠江口外最南端,西临小万山,北望白沥岛,南临南海,距离珠海市区39公里,西北距澳门31.2公里。面积8.066平方公里,主峰大万顶海拔443.13米。原名叫老万山岛,据清同治十二年《香山县志》记载:“珠江口外最高者为老万山”。建国后,为了便于与小万山岛区分,改名为大万山岛。在20世纪80年代前大万山岛所属海域曾是著名的万山渔场,为全国的六大渔场之一。岛之东南面有一个天然的浮石湾。
大万山岛,水源充足,湾环如月,海水甚深,为历代外来渔民靠泊和汲泉的天然良港。这里又是一个良好的避风港,每逢冬季吹飓风,有很多渔船驶入该港湾,躲避东北台风的侵袭。
大万山渔港,三面环山,门口向西南。港南北向约长300米,东西向宽约350米,水域面积约1万平方米。港池水深3米以上,近口水门水深为10米,有突岸式渔业码头和客货码头各一座,及有蓄水池和油库等。
万山群岛有76个岛屿,凡渔民经常在那里生产生活的海岛和港湾就有妈祖庙(天后宫)。据统计,万山群岛有大小妈祖庙(宫)47座,保留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就只有大万山天后宫,其次是桂山岛的天后宫,这两宫一直都香火鼎盛。
历史渊源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所供奉的女性神祗。据宋代的文献史料记载,她是福建莆田湄洲一位姓林的女子,原名林默,小名默娘,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性情慈祥笃实,聪颖灵悟,十三岁得道典秘法,十六岁“窥井得符”,识天文,懂医理,能“化木附舟”“乘席渡海,预知人间咎事”,又济公好义,助人为乐,经常出海救助乡人和过往商船于海难,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崇敬。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逝世。相传逝后羽化升天,成为古代海上航行的保护神。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在船舶启航前都要先祭祀妈祖,祈佑顺风平安,在船舶上还立妈祖神位供奉。福建湄洲岛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宋朝开始,妈祖崇拜由福建向南边的广东和北边的江苏、浙江、山东等地传播。珠海历史上是个渔业地区,沿岸和海岛多建有妈祖庙。大万山天后宫建于1822年,历经沧桑,至今为万山群岛现存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纪念妈祖的庙宇。
据考,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始有客家人迁到万山岛居住,以种地为生,他们多信奉北帝,而渔民则湾泊在港池。传说某日,有渔民见到大万山港湾出现一道灵光,认为妈祖显灵,是一块福地,于清道光二年(1822)集资在此建庙,供奉妈祖。建宫后,广东沿海乃至东南亚一带的渔民都来这里祭拜,并一直沿袭下来。天后宫曾遭受过两次浩劫,一次是民国32年(1943),日军占领大万山岛,火烧天后宫,但未有烧毁,庙内设施全被毁坏。其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破四旧”破坏。解放后,该庙先后做过渔政办公室、乡公所、供销社、大队仓库和阶级斗争教育展览室。因此,一直终止了渔民祭祀妈祖的活动。直到1990年天后宫重修后,才恢复这一民间活动。2002年港澳各地渔民集资进行大修和扩建,并拆除宫前两户民宅,让天后宫面向大海。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按规定的流程在这里举行妈祖祭典仪式。信众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渔船从沙口塘口一直排到细排,等候烧香祈福。
基本内容
祖祭奠仪式:
(一)掷圣杯遴选抬轿人
妈祖巡安是妈祖活动启动的重要仪式,祭奠妈祖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遵循妈祖的意愿,按照习俗,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上午九时,在妈祖面前掷圣杯遴选抬轿人,只有掷圣杯被选中的13个人才有资格成为抬轿人。
(二)抬轿请圣母出巡
三月二十二日上午九点至十点, 一掛鞭炮响过后,醒狮队带着13位抬轿人到庙内请妈祖替身出神庙巡安。巡街途中,由一人引领,四人抬香炉在前,八人抬着妈祖神像紧随其后,邀请妈祖神像前往戏台看戏。妈祖面前焚香三昼夜,以示信众的虔诚。
(三)万山天后宫全福神宫戏
二十二日,庆典妈祖诞期间,天后宫设三牲和水果等祭品,沿街插幡旗,搭建戏棚和神宫,请戏班演大戏。妈祖巡安过后,将其神像抬至戏台前方的神宫里,请妈祖看戏,并接受祭拜。为庆祝妈祖诞辰,戏台表演持续三天三夜,香火不断。
(四)祭奠妈祖诞辰
三月二十三日是妈祖的诞辰,正午时分是最佳祭奠时间,在这个时间段信奉妈祖的人都会聚集于此,祈求天后庇佑福祥。其间,会有醒狮采青、舞龙贺诞等仪式为妈祖庆祝诞辰。
(五)开光宝物拍卖
三月二十三日晚七时开始,在一条街设百宴,宴间信奉妈祖的人入席参加妈祖开光宝物拍卖会,拍卖妈祖信物。
(六)请神归位
三月二十五日上午放鞭炮、醒狮请妈祖替身归位。
传承人
第一传承人:温福,男,万山镇万山村人,已去世;
第二传承人:温荣根,男,万山镇万山村人,已去世;
第三传承人:黄水,男,1944年6月出生,香港长洲人;
第四传承人:罗带,男,香港长洲人;
第五传承人:黎灶,男,香港长洲人;
第六传承人:张炳根,男,万山镇万山村人;
第七传承人:冼金基,男,1961年3月出生,万山镇万山村人;从第一传承人至第七传承人之间系师徒关系。
主要特征
一、浓厚的海洋文化色彩:妈祖文化也是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元代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复台定台,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而影响所及,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天上圣母”、“海上女神”等,因此形成珠海万山区“大万山岛天后诞庆典”。
二、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各地举办的“妈祖文化旅游节”如雨后春笋,其中天津、澳门、福建等地大有“妈祖文化,独占鳌头”之势,可见妈祖文化的生命力。
三、民间的广泛参与:大万山附近九个岛如白沥、小万、贵洲、布袋岛等,渔村内家家户户均参与妈祖诞庆典活动,人们乐此不疲。
重要价值
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的妈祖诞庆典,全村男女老少都会按传统祭祀礼盛装出席,充分体现了海岛渔民朴实无华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人们对妈祖娘娘的敬仰和祈祉,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