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之路不仅是连接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更是连接人类文明的纽带。丝绸之路是多元文化交流的杰出范例,展现出公元前2世纪-公元16世纪间亚欧大陆诸多文明区域、特别是游牧的草原文明与定居的农耕、绿洲或畜牧文明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包括宗教信仰、城市文化、建筑设计、住居方式、商品贸易、民族交流等方面。
龟兹地处南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北倚天山,南临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枢纽和佛教文化进入中国的首站之一,遗存文物遗址众多,尤以石窟寺等佛教文化遗产为最。
龟兹石窟是公元3至公元12世纪古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结晶,源起丝路,始兴于汉,繁盛于唐,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印刻着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一体多元的特点。曾对包括敦煌在内的中国石窟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东联吸引的发展过程中,龟兹石窟所创建的大像窟形制和壁画也给予葱岭以西中亚地区和阿富汗巴米扬佛教艺术以重要影响,创造了古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与融合发展的历史经典。
古龟兹曾是中国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融合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社会风尚,这些内容我们都可以在龟兹石窟壁画中找到相关内容,如:乐善好施(布施)、遵纪守法(持戒)、坚韧不拔的毅力(忍辱)、努力进取(精进)、静心专注(禅定)、智慧(般若)、诚信、孝道等价值理念,再如:建筑、绘画、彩塑、乐舞、杂技、服饰等艺术和体育、商贸等活动,以及狩猎、耕种、制陶等劳作场面和救灾场景都在龟兹石窟壁画中描绘的栩栩如生。
龟兹石窟是中华文明同其他古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价值理念、文化精神和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
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优秀的龟兹石窟艺术和其所蕴涵的中华文化精神、文化胸怀、文化自信,展现龟兹艺术的迷人风采,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独有的文化支撑和历史记忆的依托,特推出这个主题艺术展览。旨在让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公众身临其境的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更多的了解古代新疆和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了解新疆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融合发展的历史,深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致力于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伟业。
(结语)
东西联通,丝路为纽;丝路万里,新疆为枢。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最前沿、世界四大文明体系的交汇地,新疆书写着丝路文明的厚重历史,龟兹石窟则描绘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我们举办的这个主题艺术展是一场首次以龟兹民俗生活内容为主题的丝绸之路艺术大展,精选了龟兹石窟壁画中生动描绘古丝绸之路民俗风尚的壁画艺术作品,以及新疆库车市民俗博物馆收藏的库车近现代民俗实物展品,构成了历史记忆、赓续传承的历史文化脉络。同时,选取了北京服装学院以龟兹石窟壁画艺术为元素创意设计的当代服装系列作品图片,演绎了龟兹石窟壁画艺术创新发展,融入当代生活的精彩。

